产品名称:
10月16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县人民政府主办,中茶所茶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县农业农村局承办,县茶文化研究会、县茶业协会协办的“中国有机抹茶发展论坛”在我县召开。据了解,我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10.6万亩,2018年生产茶叶1.73万吨,产值10.65亿元。我县碾茶、抹茶生产起步早,基础实,是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生产现代抹茶的县。
在本次论坛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刘仲华、鲁成银、俞燎远、尹军峰、毛立民等分别从抹茶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抹茶产品品质衡量准则与安全控制、抹茶生产的浙江实践与种植管理、国内外有机抹茶清洁化加工技术及装备现状以及抹茶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等不同角度对抹茶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剖析。随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对论坛报告作总结。
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的报告《抹茶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从抹茶的产品特性、健康属性、应用前景、关键技术、市场拓展6个方面对抹茶在健康领域的利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深入阐述。抹茶颗粒细微均匀、色泽嫩绿鲜活、口感醇和饱满、香气清新淡雅、营养成分全面、吸收利用率高、风味功能并存,具有增强记忆和智力、助眠、镇静安神、抗抑郁、改善经期综合征;帮助排出体内有害物,预防便秘、调理肠胃、辅助减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养颜,抗辐射,抵御逆境等健康属性。目前我国抹茶主要是以碾茶的形式出口日本,刘仲华教授认为中国抹茶的最大市场在中国,应加强抹茶在安全性、稳定性、适口性、功能性的应用技术创新,建立起有别于日本抹茶标准化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的报告《抹茶产品品质衡量准则与安全控制》比较了国内外抹茶产品品质衡量准则,并提出抹茶生产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技术。报告从定义、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方面比较了国家标准GB/T 34778—2017抹茶、贵州省区域标准DB52/T 1358—2018贵州抹茶、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 0987—2019饮料配料专用抹茶之间的异同,解读国内外茶叶产品品质衡量准则,从农药残留、加工环境、重金属元素、微生物、非茶类夹杂物、产地环境问题、包装问题提出抹茶生产加工关键控制点。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俞燎远的报告《抹茶生产的浙江实践与种植管理》总结了浙江省目前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2018年抹茶产量1709吨,产值2.4亿元,碾茶产量1998吨,产值2.3亿元。抹茶生产企业20家,碾茶生产企业21家,碾茶生产流水线多台。抹茶产量产值占到全省茶深加工总量的3.7%和15.9%。报告从建园要求、品种选择、茶园管理、施肥方式、遮阳覆盖、病虫害草防控等方面介绍了抹茶的种植管理经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研究员的报告《国内外有机抹茶清洁化加工技术及装备现状现代抹茶装备与加工技术现状与趋势》从抹茶基础要求、加工工艺与原理、碾茶的主要加工设施、抹茶研磨设备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国内抹茶加工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技术措施与建议。
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浙茶集团董事长毛立民的报告《抹茶的前世今生》介绍了抹茶发展的历史,探讨了抹茶适制品种、抹茶粉与绿茶粉的鉴别方法、产品和体系认证等产业热点话题,并展望抹茶产业应用与流行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抹茶市场的价值预计将达到50.7亿美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在总结时表示,未来抹茶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提升加工技术,实现多元化的利用,特别是要开发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和口味的抹茶产品;第二要注重绿色发展,积极开展标准与质量安全控制研究,为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第三是要协调发展,处理好抹茶产品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探索与食品、日化、保健品等领域的结合,跨界联手,延伸抹茶产业链。
近年来,抹茶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而被作为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色素添加剂普遍的应用到食品、保健品日化品等诸多行业。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抹茶产区,我县是浙江省“实施有机茶工程”的试点县,全县共有有机茶生产企业22家,有机茶认证面积1.5万余亩,抹(碾)茶生产企业4家,加工生产线条,是目前浙江省抹(碾)茶生产线万元。随着抹茶应用领域的扩大,现代抹茶的加工技术、加工设施和应用技术也得到较大的发展。通过加大对抹茶适制茶树品种选择、茶园种植管理和碾磨加工等生产环节的研发技术与探索,逐步提升抹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树立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抢占有机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先机,必将为中国的抹茶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和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