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茶,源自我国,风靡世界。也许,茶在成分和作用被探清前,就已经为人类的健康长寿默默奉献了数千年。
2021年11月16日,天津医科大学王耀刚教授团队在 PLOS Medicine(科学公共图书馆-药学)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根据结果得出,适量饮茶或能降低患中风和痴呆的风险。
哈佛Paul F. Glenn衰老生物学中心主任辛克莱教授也支持这一结论。就在论文发表三天前,辛克莱教授连发七条推特,盛赞抹茶对健康的益处,并将其加入到自己的延寿食谱中。
为了探究茶和患中风、痴呆和中风后痴呆风险的关系,王耀刚教授和团队开始了这项规模36万,横跨14年的跟踪实验。
从2006年起,团队陆续征集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365682名参与者(平均岁数60.4±5.1岁),持续跟踪至2020年。
参与者特征各异,团队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模型建立与变量调整。根据每日饮茶量的不同,参与者被分为 “0杯”、“0.5-1杯”、“2-3杯”和“不低于4杯”4组,健康情况、种族、饮食、学历、收入等因素,也会经不同处理后被计入模型。(如下图)
实验根据结果得出,喝茶与低中风和痴呆风险有关。每天喝2至3杯茶的组别效果最好,中风和痴呆风险降低约30%。
实验虽然有英国生物银行大样本的优势,但这也成为了实验的局限:茶的摄入情况由参与的人线上自我报告,可能不够准确,也无法反应参与者的长期饮茶情况;志愿参加英国生物银行项目的参与者,平均健康意识可能比大众更高,患中风和痴呆的风险可能更低。
当被问起做这个实验的原因,王耀刚教授回答称:“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以痴呆症为代表的衰老相关的疾病不但影响老年人健康,而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2019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报告》数据表明,2019年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患有痴呆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52亿。而目前,治疗痴呆症的药物作用有限,只能以预防为主。
王耀刚教授的实验表明,喝茶或与低老年病风险有关。哈佛Paul F. Glenn衰老生物学中心主任辛克莱教授也支持这一结论,茶是他关注的抗老物质之一。
哈佛大学辛克莱教授堪称“抗老教父”、《时代》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大人物”,也是畅销书《可不可以不变老》的作者。茶已不是第一个受辛克莱教授关注的抗老物质,此前“艾木茵”类物质的发现让他蜚声国际。
辛克莱教授首次公布“艾木茵”类物质的研究实验是在2013年。他在权威杂志《细胞》杂志发文称,该物质在小鼠体内能合成一种激活Sirtuins长寿蛋白的辅酶,小鼠恢复运动能力,剩余寿命延长20%。
因可以激活Sirtuins的全部7种亚型,该研究受到科研界的广泛关注。华盛顿大学、哥本哈根大学、东京大学等研究所陆续发文,从不同侧面认证其抗老功效。
身为抗老领域的第一人,辛克莱教授既冲在研究的第一线,也敢在自己身上做实验。辛克莱教授一家都在服用该物质。他的父亲已年过80,却依然精力充沛,热爱云霄飞车、爬山等活动。这种物质在前几年还只有名人、富商才有机会拿到,随着2017年国内企业“港基因”实现技术突破,已实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普及。据京东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艾木茵”类物质4年累计售出40多万瓶,复购率超50%。压力大、精力差的一二线城市白领是主要受众。
对于抹茶,辛克莱教授也展现出了超人的行动力。11月13日,辛克莱教授连发7条推特称赞抹茶对健康的益处。次日,他就把抹茶加入了自己的延寿早餐食谱:1/4茶匙橄榄油+白藜芦醇+抹茶+甜菊糖。专注科研,亲身试验,这可能就是让50多岁的他看起来才刚过30岁的原因。
根据我国民政部预测,十四五(2021-2025)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步入中度老龄化。老龄化危机已是人类社会的共识,科研也在朝应对老龄化的方向倾斜。以痴呆症为首的老年疾病治疗效果差,预防老年病、让老人更健康地度过晚年是目前应对老龄化的主流方向。
一种是以“艾木茵”类物质为代表的生物科学技术,科学家们向细胞层面的微观结构发起探索,希望解开衰老的秘密;
另一种是对日常生活的回归,小到茶,大到运动、饮食、睡眠,生活小习惯的改变可能让人类更健康地步入老年。
源自我国的茶,已默默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奉献千年,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也许会在应对老龄化中焕发新的光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