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近年来一批非公有制企业或瞄准核心技术短板,狠下自主创新的功夫:或聚焦实业、做精主业,靠过硬的产品质量立于不败之地;或把握乡村振兴大机遇,以
跨界思维打造产业融合高地……靠着一股闯劲与韧劲,他们改变了自身命运,更带动了一方发展
“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给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释放出重要信号。其中“民企敢闯”的提法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直都是在“应战-成长”中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令人振奋的是,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许多非公有制企业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在敢闯敢试中奋力开拓发展新局面。
浙江省嵊州市是“中国领带之乡”,领带产量最高时占全国90%、全球70%。但2010年前后,嵊州领带产量到了“天花板”,利润却一直在“地板”。原因之一是生产领带所需的蚕丝价格不断上涨对企业产生极大影响。
如何在产业链上掌握更多话语权和定价权,是嵊州市领带龙头企业巴贝集团面临的一道难题。
2012年,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了解到可以用人工饲料养蚕,但当时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实现工厂化生产。他从中看到了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希望,下决心引进专业开发团队,开展与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从此走上了漫漫养蚕路。
2019年,巴贝集团工厂化养蚕项目成功量产,蚕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A以上,实现了大规模、高密度、全年连续生产的低成本工厂化养蚕新模式。“高密度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在当年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入选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颠覆性创新榜”。
在如今的巴贝集团,一边是恒温恒湿无菌的养殖车间,一批批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被机械臂置于饲养盘中,盘底铺有豆粕、玉米粉、桑叶粉、复合维生素等合成的饼干状人工饲料。另一边的生产车间里,雪白的蚕茧像瀑布一样从传输带上倾泻而下。“我们已突破了养蚕的季节性限制和蚕对桑叶的高度依赖,车间里的蚕可以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产茧。”金耀说。
工厂化养蚕,极大的提升了养蚕效率。以年产蚕茧1万吨为例,传统养殖需要10万名左右养殖户参与,而工厂化养殖只需要不到300名生产线工人就能完成,而且蚕丝品质更稳定,色彩、强度、抗菌等性能还能够准确的通过需求改变和提升。
金耀说,近年来,巴贝集团研发投入超过出售的收益的10%,工厂化养蚕或将成为集团未来体量最大的业务板块。巴贝还将以此为依托,致力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努力打造百亿级的“蚕丝高地”。
除了生产高品质蚕丝,目前,巴贝集团正在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围绕蚕丝蛋白纺织面料涂层及高值化利用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的科技攻关、产业应用。接下来,除了纺织产业,蚕丝将应用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2021年,金耀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突出贡献者”,成为当年唯一来自企业的获奖者。他说,巴贝集团主动求变,虽然传统生产的领带已进入“微利时代”,但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上游挺进,目前工厂化养蚕项目的综合利润率超过30%,二期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8亿元,极大的提升了集团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而且为传统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抹茶蛋糕、抹茶饮品、抹茶小吃……如今市场上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抹茶食品,其抹茶原材料,不少来自于贵州企业贵茶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2年的贵茶集团,一直在谋求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在贵茶集团年产4000吨抹茶的生产车间里,很多生产环节少有工人的身影,犹如走进“无人工厂”。
“除个别流程需借助人工外,近90%的精制环节都是机器完成。”贵茶集团抹茶综合车间副主任杨永龙说,蒸汽杀青、梗叶分离、杀菌、研磨等十几道工序全部数字化“操纵”,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抹茶磨粉车间,技术人员输入相应数字参数后,机器便高速运转起来,很快将小块状的茶叶原料研磨成细粉。据了解,这样的抹茶粉,比面粉还细好几倍。在抹茶筛分/混合车间,通过密闭管道风送而来的抹茶粉还将在设备中接受超声波振动和金属探测筛分,进一步隔离细小颗粒物,确定保证产品粒度和净度。
在贵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清爽看来,智能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是公司打造“干净茶”的底气,而紧盯国内外市场“圈住”更多年轻人是企业保持增长之道。
“公司推出的抹茶沙冰、抹茶蛋糕等‘抹茶+’产品很丰富,也很契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贵茶集团抹茶华南区销售经理张天学说,公司一直加快研发新品的步伐,只为“圈住”更多年轻人。
胡清爽说,公司紧盯国内外市场,正是看到了茶产业消费中不断崛起的年轻力量,决定推出更多符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产品。
如今,来自贵茶集团的抹茶已应用于众多领域。公司和多家国内外食品巨头达成合作,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烘焙、调饮、医药、化妆品等提供原料。
胡清爽说,接下来,贵茶集团将紧跟现代化、智能化趋势,强化精细分工,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并探索向大健康等领域拓展,让山间的一“抹”茶走向世界。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山间,普洱小凹子咖啡庄园有限公司运营的小凹子咖啡庄园坐落于此。近年来,这里将“浓缩”咖啡从豆子到杯子的产业链全过程于一“园”,以跨界思维探索打造“咖啡+文旅”产业融合高地。
走进小凹子咖啡庄园,仿佛置身于绿色的园圃。庄园的员工只有不到10人,但提供的产品、服务种类多样:除了拥有300亩生态咖啡基地,还有简约的咖啡冲泡体验区。在这里只需支付40元就可品尝9种咖啡、参观咖啡种植园,还能获得咖啡制作流程与工艺等知识的讲解。
“以前很少有游客来,即便来了也没有体验项目。”80岁的庄园负责人廖秀桂表示,庄园自2019年开始探索“咖啡+文旅”融合,现在每月的平均游客量在2000人左右,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为何走上这样的发展道路?从事咖啡种植多年的廖秀桂说:“过去大家只想种好咖啡豆,但只卖原材料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深层需求。”
“几经尝试,我们发现要用更多的‘内容’满足咖啡消费者的需求,也要提升种植效益。”廖秀桂说,近年来,不少消费者的咖啡消费习惯从速溶、奶咖向纯咖转变,也有很多人喜欢上冲泡咖啡的仪式感。建立咖啡庄园可以延长产业链,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多元需求。
为此,他们利用已有的300亩生态咖啡基地向咖旅融合转型,设立参观路线、近距离体验咖啡冲泡……起初,只有周边游客和采购商来庄园体验,但因庄园体验感好、咖啡种类丰富,逐渐吸引了省外甚至国外的游客前来“打卡”。如今,一些游客在小凹子咖啡庄园深度体验后会购买咖啡豆,采购商则要提前预订豆子才能“抢到货”。
除了慕名前来的游客,“小凹子”专注精品咖啡的特点和独特的咖啡体验、科普内容,也引来了另一群“特别”的客人:咖啡义工。
从事咖啡培训的黄诗琛就是这里面之一,今年初,为了加强对咖啡种植的了解,她选择来小凹子咖啡庄园做义工。
现在,黄诗琛已回到厦门,但她还会在朋友圈发布小凹子咖啡庄园的照片。她计划将咖啡培训和“小凹子”结合起来,引导咖啡爱好者到产地深度感受咖啡文化。
“这里就像一个中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咖啡爱好者。”廖秀桂说,咖啡豆在这里落地生根,又因人来人往、口耳相传,推动“小凹子”成为普洱茶乡与众不同的产业融合高地。
宁波市北仑区甬江路上,一块两米多高、砖红底色的企业门墙略显陈旧,这是每天产出约85万件成衣的申洲国际宁波工厂。算上安徽安庆、浙江衢州以及越南、柬埔寨等地工厂,申洲国际每天产出约200万件成衣。
它为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服装品牌代工,全年营收规模超过200亿元,并且连续多年净利润率达到20%。这颠覆了业内外认知:一家服装代工企业,怎么能有这么高利润?
“决定利润的是供求关系。”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荣说。他从13岁当纺织厂学徒,到执掌企业持续壮大,40多年来见证了我国纺织业不断攀登价值链上游。
说到企业核心竞争力,马建荣并不避讳。他说,全球服装市场“快时尚”趋势中,申洲国际的供货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尤其在全世界疫情背景下,这种能力就是附加值。
所谓供货能力,可以简化为两个字:一是“快”,业内交货周期超过3个月,申洲国际仅需45天,最快可在15天内;二是“稳”,通过纵向一体化生产、全球化布局,企业能更好应对供应链与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马建荣介绍,2005年上市以来,企业过半的利润用于引进和研发设备,目前正投资数十亿元进行数字化改革。此外,在2008年企业就开启全球化布局,稳固全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浙江服装外贸企业数以千计,制造一件衣服的毛利率长期徘徊在10%到20%之间,净利润率则往往不足10%。随着近年产业转型、进一步集中,我国纺织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攀向上游,申洲国际就是这里面典型。
“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从上述非公有制企业的奋斗历程能够准确的看出,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并没有让他们止步不前,反而给予了他们突破困难的动力与勇气
来自《经济参考报》评论指出,民企是闯出来的。观念关、身份关、产品关、市场关、管理关……不夸张地说,每一关都可能是生死关。闯是打破常规,无中生有;闯是创造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
有观点认为,民企敢闯,意味着企业家要勇抓发展新机遇。非公有制企业尤其要练好企业内功,特别是提高经营能力、管理上的水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敢于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上找准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逐步的提升企业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开展适销对路的产品研究开发、设计产品组合、整合服务体系,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商业经营模式。
此外,民企敢闯,也代表着需要给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做,企业和企业家就被捆住了手脚,只能重复过去,不可能创造未来。要知道,企业家很可能是那个市场上的“孤勇者”。不仅应该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要有允许试错的氛围和宽容失败的制度安排。
当万千企业和企业家敢干、敢闯、敢投,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未来,我们没理由不对那个最好结果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