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为调研农业现代化构建效果和乡村环境治理成效,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绿色行动,大美大观”乡村振兴促进团赴重庆南川大观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走访调研活动,以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探寻乡村发展脉络。
据悉,此次调研通过深入一线,当地考验查证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新进展,同时关注乡村环境治理的现状与挑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智力支持。促进团走访农户,倾听民意,调研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改善措施,以实际行动助力大观镇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
“脱贫攻坚是一道填空题,乡村振兴是一道论述题,如何让乡村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和前景,是我们乡镇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金龙村驻村书记王余华说,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金龙村打造出了一条属于自身个人的新路子。
实践团深入南川大观镇调研当地农业科学技术公司,该公司主体业务集蓝莓育苗、种植、研发、精深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于一体。在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实践队员们参观了该公司万吨无人值守智能冻库、种苗组培中心、精深加工车间及产品研制中心等地,充分了解了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果酱和蓝莓保健品等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制作流程。
据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在筹建蓝莓花青素提取生产线,届时将形成西南地区的高纯度花青素精提加工中心。实践团近距离感受到当地乡村产业的活力和魅力,“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完美结合,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全程,深感农业发展前途广阔。”小组成员张秀梅感叹道,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和现代化农业加工技术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实践团在南川大观镇金龙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基地进行考察,在这里,成员们近距离参观了传统酿造工艺流程的仿真模型,了解黄豆制酿成酱油和食醋完整且精湛的过程。
“传统工艺酿造酱油和食醋的独特之处在于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完全依靠自然发酵和长时间的晒制,保留了酱油最纯粹的风味和营养。”基地讲解员在参观时向实践队员介绍道。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对品质的极致把控,让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
走进田间,实践队员们看到了天然绿色模式培育出的蔬菜瓜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绿色农业对于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酿造基地因为保留了传统的酿造工艺,扩大了人口劳动力方面的需求,促进了周边农村人口的就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基地与农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收购酱油酿造原材料,雇佣周边居民,带动就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支持,帮助农户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基地与农户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使得大家对当下社会需求开始探索与反思。“期待能有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来,大力弘扬匠人精神,推动传统行业的变革性发展。”团队负责人说。
村工作人员带着实践队员实地调研朱家院子,这个从曾经的“脏乱差”到如今“绿亮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凝聚了村干部和村民们共同的努力和心血,“朱家院子是重庆市首批十个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试点之一,建设之初,我们挨家挨户动员,拨发改造经费,推行垃圾分类,开展环境治理,这才有了今天的面貌。”社区工作人员说。走进朱家院子,干净整洁的院落依傍着山势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乡村风貌,实践队员们身临其中,真切感受乡村治理带来的丰硕成果。
据介绍,金龙村深挖自身旅游内涵,已经打造了包括朱家院子在内的八个院落群,同时积极开发农作物采摘、非遗体验、民宿群改造等旅游配套资源,成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村民提供充足就业岗位,村民旅游收入大大增加。
乡村治理,人人参与,在河长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金龙村口的三岔河支流开展垃圾清理工作,身体力行为乡村环境治理出力。艳阳高照,实践队员们手持工具,齐心协力地清理河道垃圾和杂草。
“自从河边步道建起来后,我们每天晚上都沿着河边散步,别提多舒服了。”路过的村民频频点赞。据了解,该河道也是金龙村的重点治理对象,曾经也是一条臭水沟,经过多年的改造,如今成为了村民休闲散步的重要路线和农作物灌溉的重要水源。(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何燕段海军张秀梅邱慧龚龄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