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5月21日,在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白沙茶厂,工人在制作茶叶。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袁琛 摄)
漫山遍野的茶树,如绿色地毯绒绒铺陈山头。5月22日一早,在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白沙茶业公司)的茶叶种植基地里,几名采茶职工肩挎茶篓,穿梭在茶树间,双手翻飞,细嫩的茶芽便纷纷落入篓中。
今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这令海南茶人为之振奋:海南有独一无二的气候优势和地理条件,采茶季近10个月,早春茶的采摘时间更比别的地方早1至3个月,拥有极佳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
悠悠茶香在海南的土地上已萦绕数百年,也曾从这里香飘海外,让海南成为中国红茶出口的排头兵。然而海南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曾一度面临重重困境。让茶叶变“金叶”,再飘香海内外,且看海南茶人如何打破困境,唱响海南茶品牌。
在定安县黄竹镇的茶叶种植基地,70多岁的洪阿婆弓着腰在茶树间忙碌着,手指沿茶茎轻轻一折,新鲜的茶青就落入掌间。
“这茶只采顶端最鲜嫩的部分,按照顶芽、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这3种标准采摘,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茶的风味和品质。”在过去,洪阿婆采茶时可没这么精细,“以前茶农采茶只求量,不求质。现在观念不一致了,只有最鲜嫩的茶青才能卖出好价格,我们也有了统一的采摘标准。”
从“粗糙”到“精细”,不仅是海南茶农新旧观念的转变,也是近年来海南茶产业升级转型的体现。
历史上,海南茶产业有过极辉煌的时期。海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陈世登介绍,海南茶产业全力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一度成为中国红茶出口货源基地。当时的海南茶叶,以生产制作流程与工艺相对简单的红碎茶为主,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外贸体制改革,原本统购统销的茶叶必须直接面对市场自寻销路了,加之国际市场茶叶价格波动,海南红碎茶出口遭遇挫折,又未能及时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生产规模开始萎缩。1992年,海南茶叶种植培养面积最多时达到10.92万亩,到2016年,海南投产茶园面积减至约1万亩,且分布散乱,难成规模。
这一变化,暴露出海南茶产业发展主体小、散、弱,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足,科学技术创新含量待提升等困境,也让海南茶人痛定思痛,走上革新发展的道路。
“我们决心抱团发展,以标准化、规模化、品质化的思路做大产业。”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茶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吴海江说,2016年4月,海南农垦投资控股集团组建海垦茶业集团,并从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加大对茶产业整合的支持力度。
海垦茶业集团组建后,即成为我省顶级规模的茶叶生产企业,以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统一供种、统一采购、统一工艺流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保障产品的“质”和“量”。
自2019年起,海垦茶业集团投入2000余万元,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在多个分公司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线,让茶叶品质更稳定可控。在几年之间,海垦茶叶价格一路水涨船高。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海垦茶业集团的茶园面积从集团成立之初的8850亩,扩大至如今的16445亩,产业整合效应初显。
海南茶叶“国家队”打了翻身仗,也让慢慢的变多的“民间队”开始摸索出转型升级思路,发展积极性提升。
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如何将海南茶产业的效益放大,还要靠品质和品牌。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我省各茶企在品质化、智慧化、品牌化等方面发力,以有机种植提升品质,建智慧茶园提高附加值,让一片片茶叶开启“机智”进化。
在距离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东南方9公里的陨石坑区域,有一片“任性”的茶园。千余亩茶树长势郁郁葱葱,鸡、鸭、松鼠、小狗穿梭觅食其间。这是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历时近5年打造的生态有机茶园。
“我们坚持不打药,不施化肥,而是给茶树吃‘海鲜’补充养分。”该公司副总经理曾繁敬认为,只有从源头提升茶叶生产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和茶叶品质,才能有效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与华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建立有机种植体系,在各环节减少化学手段的干预。”
该公司生产的有机茶产品,获得了中国及欧盟的有机认证,达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进口标准。同在牙叉镇的“五里路”茶园,也通过有机种植打出名气,连续通过中国、欧盟与美国的有机认证,其高端产品远销各地。
“我们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发送指令,让茶园内的浇水喷头自动灌溉,还能查看茶园的气温、湿度等各项指标。”海垦白沙茶业公司“智慧茶园”管理员陆贵松是一名“茶二代”。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在城市的工作,回到山里立志做一名“新茶人”。“我希望能看到慢慢的变多的新技术应用到茶产业中,比如利用大数据,我们就能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及时作出调整生产作业方式,实现对茶树生长全程的科技监控和指导。”他说。
国企、民企共同发力转型,海南茶产业重新迎来春天。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省茶叶种植培养面积增至近3万亩,可采摘茶园面积约1.42万亩。
如今,海南茶人做的虽仍是“靠茶吃茶”的旧行当,但随市场变化、观念革新和产业升级,新的产业图景在他们心中愈发明晰——加强茶业深加工建设,整合一二三产业资源,铺就茶旅融合之路。
“除了做成冲泡茶,茶叶还能做成抹茶粉、茶含片等食用品,以及茶袜、茶皂、茶丝巾等日用品,甚至是茶保健品、茶药品,这些深加工产品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对于新一代年轻消费者有更大的吸引力。”陈世登表示,海南茶产业仍有极大发展空间,传统茶产业向食品、日化行业延伸,对于提高茶叶附加值很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正在筹备深加工产业园的建设,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吴海江介绍,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的支持下,海垦茶业集团在湾岭热带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建设茶业生态科技园项目,将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茶叶精加工和深加工生产线,丰富茶品种类,提升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海南茶产业的文旅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在五指山市通什镇什会村,五指山妙自然茶业有限公司将茶叶、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建设集现代茶叶生产、山地休闲度假、乡村文化体验和乡村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雨林茶乡茶文化特色村落;在五指山椰仙水满茶香观光园,游客可以跟采茶姑娘学采茶,还能亲自体验一番摇青、杀青、烤茶的制茶乐趣……
“近年来,各级政府全力支持,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并组织大量推荐活动,助力海南茶业走出去。”陈世登建议,各级政府和企业还应深入挖掘海南茶历史、茶故事,建设茶主题生态休闲旅游体验区,将海南茶文化真正导入旅游产业的链条,让游客在海南喝到好茶、买到好茶;同时,政府应对茶产业发展给予重视,在科研、政策及资金方面加大投入,扶持培育全国知名海南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