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难免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转变机制,更新观念”是激活调味品企业适应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前提。特别是一些国营企业,虽然过去产品畅销,品牌也有一定知名度,但因观念、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过去的技术管理、人才优势也就发挥不出来,货款回笼很难保证、产品销售每况愈下。因而,只有紧紧围绕顾客需求不断强化市场观念、质量观念,人才观念,积极推行名牌战略,实施劳动优化组合、资本高效运作及企业持续发展,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风险机制、责任机制、竞争机制,才能寻求低成本扩张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调动职工的向心力和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随着调味产品“同质化”,销售“同式化”现象的一天比一天突出,如何有效实施差异化策略是市场之间的竞争取胜的关键。因而,怎样针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建立与同类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特征很重要。下面举例分析:
一、产品口感差异:这种差异是优于同种类型的产品或同种类型的产品不能达到的一种能满足顾客需要的新口感设计。
二、技术条件差异:你拥有的先进设备及技术条件居行业领头羊,是竞争对手无法达到或短期内不能赶上甚至超过你的。
三、营销手段差异:企业须有一套先进并可行性强的营销模式,可快速建立销售网络、打开产品通路,能比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如:利用渠道差异策略。
四、目标市场差异:通过细分市场,找到一个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少有或根本无竞争对手插足,使你游刃有余。
其它如管理机制差异、品牌文化差异等。言之,赋予品牌独有的特色,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才能够有效实施差异化策略,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调味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消费根基,如山西的老陈醋、四川的郫县豆瓣等,但由于消费习惯和地域特征明显,由此产生了诸多以所在地为中心市场的地方品牌,其各自就近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般依靠本区域内的消费者作支撑。为促进大流通、活跃大市场,调味品企业一定转变思想、深化营销,努力强化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培育,以突破区域市场的局限,达到能在全国市场塑造成行业中的强势品牌,使自己在多个不一样的区域市场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目前,在调味品市场有不少是“中华老字号”品牌,大多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信誉产品,但往往是“出门不显贵”,其它地区的消费者不买帐!因而,调味品企业要创一个真正的“中国名牌”,就必须结合不同的消费市场,推出不同的适销产品,只有这样,品牌的声誉才能远播,才能建立更广的花钱的那群人,从而在中国这个复杂的大市场生存。同样,只有认真挖掘和创造品牌的价值,才能够有效提高调味产品的利润及附加值,从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时过境迁,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消费的人在饮食风味上已不满足于食品数量的增加,而更看重营养健康、安全卫生及口感风味,调味品消费市场呈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趋势;注重优质品牌、新型风味的消费意识普遍增强,市场新产品的需求量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但从行业产品结构来看,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包装差、换代慢、产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由于国内调味品企业技术设备及市场研发能力薄弱,无法适时推出能满足顾客的新产品,就通过鱼目混珠的蒙骗方式,让大量“有名无实”的产品涌向市场,其结果是被消费者拒之门外。就以食醋产品为例,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此醋非彼醋”,其实内行人都知道品质相差无几,都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因而难免销售受阻,市场做不大。所以,新形势下的调味品企业要逐步的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和口感设计。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出新型调味品、天然调味品、复合调料和方便调料,并通过提升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及通过一品牌多区域、多风味发展形式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调味品企业要加快市场发展步伐,就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引入市场营销机制,全面整合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有利资源,尽力分解以往企业之“产供销”一手抓形成的超负荷压力,积极与商贸流通企业合力携手,共创“双赢”。在实施营销战略的工作中,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与研究、新品开发、品牌传播等每一个行销细节,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推销,彻底瓦解企业→经销商→顾客的服务模式,认真锻造顾客→经销商→企业的生死链,即一切围绕“顾客的满意度”深化我们的市场营销工作。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