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味品行业产业链中,上游最重要的包含粮食原材料和包装原材料的供应;中游主要为调味品的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下游为调味品的消费市场,通常能大致分为经销与直销两种方式,B端的消费者包括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C端的消费者主要为家庭消费。
农产品采购价格的变动主要受国内供求关系变化、国家对农产品的政策以及国际价格影响。近年来,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给调味品生产公司能够带来了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内的优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售价等多种方式来消化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竞争实力不足的企业经营情况逐步恶化。
调味品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涉及种植、养殖、食品添加剂加工以及包装等多个行业,其中原材料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根据调味品行业代表企业海天味业的2021年财报来看,调味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由原材料、制造费用、运费以及直接人工构成,其中原材料是最主要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占比高达84.75%。
大豆是调味品企业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之一,2022年上半年的大豆市场,绝大多数都是稳中偏强的状态,5月我国大豆拍卖价格逐渐走高,随后价格呈震荡下行走势,市场供给总体充足,中储粮新豆收购价不断下调,共同带动国产大豆价格下跌。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叠加国外部分地区干旱减产,进口原材料价格大大上涨,成本压力再次加剧。对于原材料大豆来说,中国企业严重依赖进口,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639.54万吨,仅为进口量的17%,在此情况下,企业的成本压力可能会再次加剧。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在单一调味品(酱油、醋、味精等)的发酵、酿造等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工艺、气候和原料等因素对产品风味影响较大,因此主要用传统方法生产,优化改良成本比较高。而复合调味品生产商主要是通过混合+炒制对原料来加工,技术壁垒相比来说较低,产品差异仅在配方比例、炒制时间和温控差异,能够最终靠不断试验对口味进行更新迭代。
复合调味品行业产业链中游主体是复合调味品制造商,主要根据配方将原材料按照比例混配加工制作而成复合调味品。复合调味品配方的创新、研发和技术积累是行业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的因素。由于配方直接影响最终出品的口味和功能,因此配方的研发是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多级经销商体系有利于产品向下沉市场渗透。调味品是生活必需品,面向的客群十分广泛,这决定了调味品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面对广泛的消费群众,深入市场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千家万户。直销没办法做到开设大量门店去覆盖一个广阔的市场,经销商体系则能够最终靠多级经销商、分销商的层层分销、配送进行产品深铺,向乡镇小店、非大型连锁超市等铺货,帮助产品逐渐向下沉市场渗透。
调味品下游消费渠道最重要的包含餐饮渠道、家庭渠道和食品加工渠道,其中餐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调味品行业餐饮渠道占比48%左右,个人和家庭渠道占比37%左右。
餐饮是我国调味品最主要的销售经营渠道。2022年,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12月以来,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助企纾困力度加大,各地餐饮业才开始慢慢地回归正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12月,全国餐饮收入43941亿元,同比下降6.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650亿元,同比下降5.9%。总的来看,餐饮行业收入增速显著放缓。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