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月饼 焕发新生机

2024-01-04 抹茶粉

产品名称:

  一方水土,一方月饼。不同的地域特色,滋养出云南各地多样的月饼口味。人们喜欢新口味,也总喜欢在月饼里找儿时中秋的味道。今年,晚报记者在省内多地走访市场时发现,云南不少老字号月饼依然十分受欢迎,尤其在电商的助力下,老字号月饼正在走向更大的市场。

  在宾川,无论是县城还是乡镇,中秋节前的月饼街总是热闹非凡,月饼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商贩们热情介绍自家月饼的特色,突然会有人问道:“有没有老红饼?我老妈就想吃那一口。”品尝外来月饼的新鲜劲过后,很多本地人还是最喜欢本土味道的老红饼,因为它承载着儿时的中秋味道。

  在宾居街九队,村民李玉美、鲁翠华夫妻二人来到“光头老红饼”店,想打老红饼给小孙子尝鲜。

  李玉美和记者说,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月饼种类很多,各种口味应有尽有,但最让她回味的还是老红饼。

  记者跟着夫妻二人来到位于宾居镇西街的“光头老红饼”店。农家院里,工人们正在揉面、制皮、包馅、烤饼……旁边三台热烘烘的烤炉里,不时散发出香甜味道,格外诱人。

  说话间,一锅色泽金黄的老红饼出炉了。“光头老红饼”店负责人张泽招呼道:“来来来,大家辛苦了,吃月饼,今年的第一盘月饼,第一个大月饼。”老红饼入口香甜酥脆,纯菜油混合着馅料散发出当年的气息,这便是儿时的中秋味道了!

  品尝了月饼的李玉美说:“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制作这种月饼,特别爱吃,一听说制作月饼就相当高兴。”

  张泽是宾居街人,1986年从学校毕业后,便开始跟着母亲在家里搭个小灶,纯手工烤制老红饼。20世纪90年代初,他到县城加工售卖,一直到现在,足足做了36年。

  张泽介绍,每年中秋节,大概从农历八月初一真正开始起火做饼子。因为是手工制作,饼子的大小、规格等都不一样,饼子数量没有统计过,记得最多的一年大概用了5吨面粉。张泽说,打饼子是最辛苦的一个活计,古话说“给(嫁)姑娘不要给打饼子的”。打饼子要起早贪黑,早晨五六点就起床,把炭火烧起来,接着进行各道工序,紧锣密鼓,一刻不得闲。“整天在高温烘烤下虽然辛苦,但还是很钟爱这一个手艺,因为有老百姓的认可。”

  “我们做月饼都是用最老的办法,用红糖、土碱、纯菜籽油制作。所用的馅、洗沙,都是把豆子分小锅炒出来的,单独做洗沙就经过十几道工序,过程很辛苦。”张泽说,“光头老红饼”烤制的每一个饼子,都饱含着人工捏制的那份柔劲和匠心。正是这一特殊的人情味,让老店能在月饼市场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近日,祥云县下庄镇鱼进所村“老味道”火烤月饼正式开烤。走进鱼进所村9组公房,只见组长雷彦昌正带领村民和面、制饼、烘烤、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鱼进所村距县城30公里,历来有手工制作、炭火烤制月饼的传统,后引入电烤箱烤制技术,手工炭火制作技艺慢慢沉寂下来。为了传承弘扬手工炭火制作技艺,让“老味道”焕发新活力,2021年,村党总支部牵头,村集体出资购买月饼制作原材料,组织村内掌握传统手工炭火制作技艺的人员,集中进行“老味道”月饼烘烤。

  “寻找乡愁记忆的‘老味道’手工炭火月饼用料充足,馅料鲜香,松软酥脆,保持了月饼的原汁原味。月饼一上市,大家不约而同嗅到了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十分喜爱。”鱼进所村党总支部书记奚红敏向记者介绍,“老味道”月饼从祥云卖到了上海、广州等地,仅半个月就销售6000多盒,同时省内外订单纷至沓来,“回头客”在今年陆续预订传统手工月饼4000多盒。近日,每天到村里体验传统手工月饼制作的人络绎不绝,“老味道”充分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记者在曲靖月饼市场走访发现,花样百出的月饼纷纷登场。其中,宣威老浦家、曲靖农校、金兰世家、鸿一等曲靖本土月饼企业铆足马力抢占市场,研发出各种口味的月饼,喜迎中秋。

  在曲靖雄业金都老浦家直营门店内,前来购买月饼、火腿的市民络绎不绝。店内摆满了各种口味和包装的老浦家黑猪系列火腿饼,价格从9元到16元不等,最贵的就是一款松茸黑猪月饼,售价16元一枚,其中有一款最为热销的蛋糕皮黑猪火腿饼,直接被抢断货。

  “多少钱一个?”进店的市民纷纷问价。“原味、巧克力、抹茶味等火腿饼是9元一个,牛肝菌月饼11元一个……”销售人员介绍道。

  走访中,一些从事月饼销售的经销商表示,老浦家黑猪系列月饼好评如潮,尤其是宣威火腿与新派月饼碰撞擦出火花的蛋糕皮黑猪火腿月饼,打破了传统火腿月饼的做法,蛋糕皮酥软,油而不腻。

  据宣威市浦记火腿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浦恩勇介绍,目前,第二条月饼生产线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投产。两条月饼生产线投产后,日产黑猪火腿饼可达100万枚。

  各条生产线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红塔月饼,是玉溪人选月饼时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牌子。吃过的人总说,这就是记忆里的中秋味道。

  9月3日,晚报记者来到位于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科技路南段的云南红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入车间,各条生产线正火力全开生产月饼。每天,有近60万个月饼从这里生产出来。

  “平时厂里有150名生产工人,最近一段时间厂里的工作人员增加到了400多人。每年的整个中秋季,厂里生产的月饼都会在2000万个左右。”云南红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志红说,厂里的月饼都是按订单生产,每年中秋节前20多天开始步入月饼的产销高峰,持续到中秋节当天结束。

  就在记者正常采访的前一天,红塔月饼上榜了拼多多“全国月饼畅销量排行榜”20强。黄志红和记者说,红塔月饼一直都是走“实惠装”路线,所以在中秋月饼市场存在广泛的群众基础。

  “礼盒装的价格在50元到400元之间,其中50元至200元区间的更为畅销。”据介绍,在红塔月饼的销售额中,云南市场占到了50%左右。其中,云腿月饼、荞麦大饼和鲜肉月饼尤受欢迎。省外市场则大多分布在在贵州、四川、重庆等地。

  除了传统口味,新型口味不断丰富着人们的味觉体验。今年中秋,公司增加了营养全面的火麻仁云腿月饼和具有独特紫苏香味的苏麻大饼。

  今年,保山大大小小的新老月饼店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推出新品,有的在包装上推陈出新,有的大力利用网络站点平台搞直播销售,有的则多年保持平价。真可谓新老品牌交相辉映,只为占据一席市场。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板桥古镇青龙街的桂香楼是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牌糕饼店,每年中秋节来临之际,桂香楼的月饼都很受顾客的青睐。9月4日,记者来到青龙街时,看到桂香楼装点一新的铺面柜台上摆满了传统月饼,月饼旁则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红糖蛋糕和其他时鲜类糕点,不断有人光顾。

  “我们家的主打产品就是火腿月饼,从祖上传承下来已经历了四代,保山人几乎都知道。”桂香楼店主介绍说,每年中秋节是店内销售最旺的时候,为保证销售,每到这时全家老小一起上阵。“虽然市场之间的竞争慢慢的变大,但对今年的销售我们仍旧是很有信心的。”

  记者注意到,进出这家老牌店铺购货的还有很多年轻的顾客。“我在城里打工,今天回家路过板桥时特意拐进青龙街,来桂香楼买几盒火腿月饼带回家,我爷爷奶奶最喜欢吃了。”来自瓦窑的小李和朋友一口气就买下了8盒。

  “很多顾客是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找着来的,其中有保山本地的,也有来自德宏、大理和怒江等周边地区的。”桂香楼店主介绍说。

  据介绍,2013年1月10日,桂香楼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代人的口碑积淀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成就了这间充满历史感的店铺。

  “这是咱们祥云老张营村的菊圆月饼,纯手工制作,选料精细,吃起来软糯香甜,喜欢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购买,也可以到我们基地来品尝……”在祥云县佳和广场3楼,祥云县供销社高原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的直播团队“彩云新农人”早早地就忙碌开来。不到3小时,500份月饼便销售一空。很难想象,前不久,这家月饼店的主人张学丽还在担忧自家月饼没有销路。

  8月23日,在祥云县商务局的带领下,张学丽找到了“彩云新农人”电商直播团队帮自己销售月饼。张学丽家加工月饼已有8年,今年,她像往年一样进了3万个月饼的原料,请了15个工人前来赶制月饼。熬糖水、打蛋液、和面、过秤、包馅、塑形、刷油、撒芝麻、入烤箱,一系列流程下来,约半小时,香喷喷的传统月饼就做好了。“临近中秋,我们的月饼销量还会翻番,农历8月初七左右,每天能成交1000份以上。”由于有电商助力,如今在张学丽家购买菊圆月饼的人慢慢地多,张学丽不断丰富月饼口味,除以往的薄荷、玫瑰、五仁、火腿口味,今年还新推出了茉莉花口味的月饼,色泽金黄、甜香浓郁、软糯适口。

  为了减少疫情对月饼销售的影响,同时迎合年轻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今年除了通过传统的线下销售外,云南红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还请了直播团队,在抖音、天猫、拼多多等平台直播月饼的制作的步骤并进行销售。

  而老浦家黑猪火腿月饼,除曲靖外,把店面延伸到昆明、玉溪及上海等地,仅在昆明城内就多达9个店,篆新店、世纪城店、南亚店等让更多人享有口福。此外,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新媒体直播等渠道,以“滇式月饼”为切入点,积极拓展带动中秋特色系列新产品销售,多渠道助力“云品”出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