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坊”成为村庄致富“梦工厂”

2024-01-17 行业动态

  “这是咱们的产品蒜蓉辣酱,滋味好,销量广,深受顾客欢迎,是咱们工坊的主打产品。”近来,单县杨楼镇蒋楼村“战酱工坊”创始人蒋哲向顾客介绍状况。

  蒋哲的“战酱工坊”并不大,而由此氤氲的蒜蓉辣酱的香飘四溢,引诱着人们的味蕾。现在,“小工坊”的产品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市,出售额达20余万元,6名职工年增收3万余元。

  现在,单县226个村都有如此“小工坊”,触及织绣、雕塑、条编、剪纸、缝纫、食物等十几个范畴,凸显手艺制造、非遗传承技艺,安顿工作岗位1000多个,年完成产量1亿元。

  在东城大街宗庙村,靳美丽的“小工坊”十分热烈。每天,这儿的70余名妇女每天能出产2000多件布饰品挂件,每人每月收入超越3000元。“有场所、有技术、有钱挣,咱们感到很充分。”手艺者杨莹莹说。

  陈静是莱河镇贾楼村的一名残疾青年,仍是县妇联颁发的“湖西巧手”。3年前,陈静把家里4间搁置房子改为“小工坊”,购买了10台缝纫机,手把手地颁发留守妇女毛绒玩具加工技术,产品一致收回出售。现在,有30多名妇女在“小工坊”做工,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

  为进一步提高“小工坊”带动村庄工作才能,特别是扩宽低收入家庭妇女的增收途径,单县要点协助留守妇女、陪读妇女和年长老者完成顾家、务农、赚钱“三不误”,一起强化“请进来,送出去”技术训练,累计训练大众600多人次,推动村庄大众就近、就地高质量工作。

  据悉,单县还推出“小工坊”准入机制,培养一批演示点,吸引一批市场主体,施行一批演示项目,助力村庄工业复兴。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菏泽日报电子版牡丹晚报电子版菏泽日报在线读报牡丹晚报在线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