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闹过笑话的菜名是怎么翻译的呢?“童子鸡”现已正式跟“没有性生活的鸡”离别,而改成了“春鸡”,“叫化鸡”则被规则为“乞丐鸡”。在讨论稿里,记者还找到了一些比较有创造性的译法,“田园素小炒”规则为“让素食主义者快乐的菜”。
关于一些中文菜名用英文是表达不了的,比方“馄饨”有些当地也叫“云吞”,中文字面意思是“吞下云彩”的意思,常见的“鱼香肉丝”是该翻译成“有鱼香味的肉片”,仍是“用蒜味作料做的猪肉条”?仍是爽性就叫“川味肉片”呢?
据记者了解,在讨论稿中,对这类菜名也有规则,具有我国特征的且也被外国人承受的传统食物,本着推行汉语及我国文明的准则,悉数运用汉语拼音,别的,具有我国特征的且被外国人承受的,但运用的是当地言语拼写或音译拼写的菜名,也保存其拼写方法。
这样的菜名有“佛跳墙”、“锅贴”、“窝头”、“蒸饺”、“油条”、“汤圆”、“粽子”等。
为我国菜肴拟定规范的英文名称的使命十分艰巨,但这十分必要。在菜单上,老外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家常菜被翻译成八怪七喇的姓名。许多姓名让他们大倒胃口。
制定过程中,北京市联合大学旅行学院牵头有关组织,搜集了1万份饭馆菜单用于研讨和分类。
这个翻译委员会由20名志愿者组成,其中有英语教授、餐饮行业司理以及大都来自美国的“外国专家”。该学院翻译委员会的开始方针是提供在200家三星级以上餐厅最常见的1000种菜肴的官方英文菜名。
虽然这个使命好像适当艰巨,但冯教授标明,委员会将在11月份之前在网上发布开始收拾的成果。
“餐饮店不会被强制要求按这套新的英文菜名制造菜单,可是,假如这些英文名被比较高档的酒店饭馆选用,它们可能会流向全市小型、非星级乃至还没有营业执照的饭馆——这样的饭馆估量全北京有10000-40000家,随后还会分散至全国。”冯冬明说。
为防止这样的跨文明交流只是停留在菜名的层面上,该学院还预备施行一个项目,训练酒店服务生用规范英语向用餐的客人介绍菜品及点菜。
讨论稿公示后,有网友批判翻译姓名后边跟着的简介太长了,应该要尽量简略。还有网友说,我国饮食文明源源不绝,菜名叫法各具特征,翻译得不三不四,反而丧失了我国的文明特征。一些网友也标明,其实无须为投合外国游客而翻译菜名,假如要与世界接轨,无妨给菜品配图,在图片的周围用英文标明食物的质料。还有提议说,菜名直接写汉语拼音,再配图片和英文阐明就一望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