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于中国 食品制造业 是意义非凡的:QS认证的深入开展、各类行业标准的相继出台与完善、 食品安全法 的拟制定、食品生产、销售、供应体系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一个健康、高质、诚信的饮食业新局面即将呈现在我们
2005年对于中国食品制造业 是意义非凡的:QS认证的深入开展、各类行业标准的相继出台与完善、食品安全法的拟制定、食品生产、销售、供应体系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一个健康、高质、诚信的饮食业新局面即将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每一个食品从业者都应该看到这条发展之路举步维艰:食品安全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国际有名的公司不得不开始危机攻关;消费者“爱你在心口难开”!“民以食为天”,食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但她更是个良心工程!失信于民,影响的不单单是一批产品、一个品牌、一个企业,它诋毁的是整个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形象!是关乎每一个中国食品人的大事!
食品伙伴网-食品论坛作为目前中国国内食品技术领域最大的交流社区,为广大饮食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探讨技术、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的平台。秉承论坛“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汇聚行业英才,推动行业发展”的宗旨,通过投票,评选出“2005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十大热门词汇”,从食品技术人员的视角,评论2005年中国的饮食业和食品安全,窥一斑而知全豹,以这10个代表性的词汇,对饮食业的过去的一年做一个概括和总结。
2005年2月18日,一种叫做“苏丹红”的工业染料引起了全球关注。英国食品标准局紧急责令各大超市和商店下架召回359个品牌的食品,上述食品因被怀疑含有致癌色素“苏丹红一号”而遭此厄运。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
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是“涉红”食品的最终源头。早在2002年,该公司就开始往辣椒红一号里添加以苏丹红一号为主要成分的工业染料油溶黄和油溶红,并向十多个省市的100多家企业供货。
肯德基所属的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宣布,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被发现含有苏丹红(1号)成分,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苏丹红”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我们日常食用的可能含有“苏丹红”的产品有虾色拉、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
2005年3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的新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996年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800多种食品添加剂中,没有包括苏丹红。苏丹红何以会出现在食品中?苏丹红事件反映的,是食品生产企业的良知。它毒害的是食品生产的安全,食品生产的安全性关系到慢慢的变多的人,任何一点事故带来的灾难都会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任何环节的食品生产企业应该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消息,将目前的禽流感流行警报设置为Ⅲ级,即禽流感亚型病毒正使人致病,但病毒尚未在人群中有效和持续传播。
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如果禽流感反复发作,一旦病毒基因发生变异,就非常有可能变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流感,后果不堪设想。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鉴于中国人的饮食上的习惯(厨房),生熟分开问题应提出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应该加以倡导。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鸡肉和鸡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烹煮,以杀灭病毒。
为了防止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我国制订了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2006年1月,卫生部要求进一步规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诊疗工作。目前禽肉、禽蛋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禽流感的出现增大了食品的不安全性。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小习惯,不吃生禽和生蛋,不在家庭屠宰,不使用病禽和死禽。由于禽流感,我国的禽肉产品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
2005年09月09日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昨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了解到,经各方努力和规定程序,食品安全法将有望在2006年出台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逐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已拟订了食品安全法第一稿,相关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食品安全法(征求意见稿)最重要的包含总则、食品安全风险的检测和分析、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检验、食品的生产经营、食品的进口、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和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修改。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以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实行管理为主线,以保护国民健康为第一先决条件,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但目前我国的食品法律和法规体系却无法覆盖食品产销的全过程。经各方努力,食品安全法将有望在2006年出台实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已制订了〈食品安全法〉草案。我国也将通过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监测体系、食品风险评估预防体系与食品信息体系四大体系,来肃清业界的不规范现象,构筑食品安全运作的平台。
食品安全管理必须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这已是社会普遍共识。现行法律和法规主要侧重于食品生产、制造环节的卫生的监督和管理,而不是从产前组织、生产的全部过程、物流运作、超市等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考虑,留下了食品安全的隐患。希望《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能从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上降低食品的危害,保证食品的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稳步实施,目前已经分三批将28大类食品纳入监管,第一批的米、面、植物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第二批是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其市场准入工作现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第三批的茶叶、酱腌菜、糖果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现已开始启动。目前第二批食品的认证工作基本结束,第三批产品的认证工作已经启动。
QS是食品“质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缩写,带有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经过国家的批准,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一定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安全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没有食品安全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食品在国内销售,也必须加贴QS标志进行销售。
我国食品加工生产的企业明显存在多、小、散、乱、差的现象。一些小作坊式的生产加工单位生产设备落后、厂房条件比较简陋、技术水平差、人员素质低的现象非常严重,一些企业不按照标准做生产,以次充好,人为故意的掺杂作假。尽管这些行为是少数,但是它形成的破坏力、形成的影响很大,所以,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市场准入制度把那些不够资格的投资者从有开始就挡在市场外边;已确定进入市场的,只要严重违规,就取消其继续在市场上经营的资格,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
危害人体健康的PVC保鲜膜在国外已禁用,但正在中国的各个市场大行其道;日韩国内已禁止使用PVC保鲜膜对食品保鲜,其大量PVC保鲜膜销往中国。《国际金融报》:1995年全国用量不过几吨的PVC食品保鲜膜,现在年用量已超越15000吨,宾馆、酒店、超市和生鲜食品都在用。这一些产品80%以上来自日本和韩国,目前LG、三菱、三荣三大品牌即占国内市场近80%份额。PVC保鲜膜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聚氯乙烯,简称PVC,这样一种材料也能够适用于食品包装,但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
PVC膜中有两种物质具致癌可能性,一是VCM(氯乙烯单体),一是DEHA,如果VCM的成分在1PPM(度量单位:百万分之一)的范围内是无毒的,如果超标就有致癌的可能性。乙基已基胺(DEHA)是一种添加在合成树脂材料中可增加产品柔韧性和弹性的化学物质,在聚氯乙烯中的含量为40-50%。美国、日本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已将该物质列为可能会损害人内分泌系统的物质。
我国目前使用的《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制定于1988年,但PVC保鲜膜是从1995年开始逐渐进入中国的。我们的国家标准没有及时“与国际接轨”,至今仍没有一点禁止或限制的规定。食品包装和接触面存在严重问题:如包装袋、快餐盒、用再生塑料生产的食品周转筐及其他容器的不安全因素。质检总局目前已着手完善食品保鲜膜产品质量标准—只能说此乃“亡羊补牢”之举。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从人体健康的角度,都应该对PVC食品保鲜膜发布“禁售令”!